
數字DNA,解密國人的醫療難題
依據內政部統計報告,106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0歲,其中男性76.8歲、女性83.4歲。然而新生兒的出生率自93年起每年都不到1%,106年的粗出生率則是創下過去7年的新低(千分之8.23)。107年3月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14.05%,正式宣告我國已經邁入「高齡社會」。在二代健保下,住院天數一定會變短嗎?除了住院費用外還有哪些隱藏性費用呢?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新式手術的需求是否會更高?還是自付費用會增加?透過以下數字DNA,看看哪些費用缺口可能會造成你我在醫療上的難題?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最新統計指標/內政部統計處(106/9/20)&戶政司(107/4/10)新聞稿
國人每人每年的醫療支出是4.6萬元,住院天數約12天。除了醫療費用外,住院期間無法工作所造成的薪資損失卻是常常被忽略的隱藏性住院費用。以國人常見的三高疾病平均住院造成的薪資損失約2.4萬元,位居十大死因首位的癌症平均住院造成的薪資損失更高,約2.7萬元。收入中斷再加上醫療費用支出,無疑是讓經濟雪上加霜。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統計處/105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民國105年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數統計
-
疾病名稱 平均住院天數 薪資損失(元) 結核病 19 $35,112 腦血管疾病 17.2 $31,786 阿茲海默氏病 16.3 $30,122 腫瘤 14.4 $26,611 高血壓性疾病 11.5 $21,252 腎衰竭 11.5 $21,252 糖尿病 9.9 $18,295 註: 以經濟部107年1月~6月平均薪資55,435元,推算日薪為1,848元計算
-
過去的觀念總擔心手術的風險較高或術後的復原時間較長,由於醫療科技進步,各種新式手術不斷出現,透過手術治癒的機率大大提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近3年統計資料,國人門診及住院手術人次年年增加。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衛生統計互動式指標
醫術越來越進步,許多新的醫療技術提供了更新、更安全的治療方式,如果不願屈就過時療法,自己就要準備更多的醫療基金,不然未來再多的新式療法,想用也無法用。 有哪些常見的自付醫療費用項目呢?
-
醫學中心名稱 單人房自付費用 臺灣大學
醫學院2,080~8,000元 臺中榮民
總醫院3,380~3,800元 高雄長庚
紀念醫院3,000~4,000元 花蓮慈濟
醫院2,500~2,800元 -
特材項目 特材自付費用 義肢 0~20萬元左右 塗藥或特殊塗層
血管支架5~7萬元 陶瓷人工髖關節 7.5~10.5萬元 特殊功能
人工水晶體3~10萬元 -
標靶藥物 每年花費 賀癌平★ (Herceptin) 80~90萬元 癌思停★ (Avastin) 75萬元 爾必得舒★ (Erbitux) 168~216萬元 泰嘉錠★ (Tykerb) 108萬元